當代最美名老中醫——張堂江 |
張堂江,男,漢族,現齡67歲。從事中醫藥事業40余年,現就職于二門診室。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培訓部難治病研究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特色醫療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民間醫藥分會理事。張醫師撰寫論文和相關文章,已登《中國名老中醫風采(十七)》、《中國名老中醫風采(十八)》、《國際中醫藥自然療法高峰論壇》、《共創新時代》、《第六屆難治病中醫藥學術研討會》、《中國中醫疑難病博學薈萃》等等。
一代宗師——李可學術流派,張醫師受孫其新老師的多次點化下,在心腦血管疾病方面,治病得心應手,患者受到真是的受用。張醫師主要擅長用純中藥治療腦出血后遺癥,腦梗死,冠心病、風心病、高心病、肺心病以及不育不孕癥和腎病綜合征等疑難雜癥。 2019年3月22日下午,遵義市中醫院舉辦了特聘專家證書頒發儀式,聘任老中醫張堂江為特聘專家,院黨委書記文遠強、副院長匡祖鋒、紀委書記王斌和部分醫務人員出席,醫務部主任陳虹年主持聘任儀式。張堂江是貴州綏陽人,自幼酷愛中醫,熟讀經典,私淑李可老中醫,懸壺濟世40余載,臨床經驗豐富,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不孕不育,皮膚病有相當造詣。獲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全國中醫疑難病特效療法及軍地專家特殊貢獻人物"榮譽稱號,現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特色醫療委員會專家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一技之長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張大夫臨床病例: 案例一: 患者楊洪波,男,32歲 在一次頑強的抗洪救災中染上了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膿腫、阿米巴關節炎。這病種是世上罕見稀有疾病,新醫學暫無療效。患者經幾家醫科大學附囑醫院治療無果,于2019年11月3日進住遵義市中醫院內分泌科行中醫藥治療。簡單敘述如下 一、染病初期,因高熱39℃、腹痛、腹瀉等臨床證狀進住XX醫院,西醫治療好轉,出院療養。 第一次住院:2019年6月25日進住XX醫院,經治療好轉,于2019年7月6日出院療養。 第二次:因病勢未能徹底阻斷反復發著,2019年8月11進住XX醫科大學附囑醫院,治療15天好轉,于2019年8月26日出院療養。 第三次:2O19年9日10日進住XX醫科大學XX附囑醫院,反復發著膿血痢疾,高燒居高不下,關節越發腐爛。院方推薦北京治療,患者本人質疑北京也不會看好,理由是,因為你們醫院都是頂尖級的重點醫院,你們看不好,北京也會是同樣結果,確定返回遵義求助中醫治療。于2019年10月20日出院。
案例二: 劉廷書,女,68歲,患者因胸悶,氣促,喘累3天,住院治療,西醫診斷:1.雙下肺間質感染,肺氣腫,雙側少量胸腔積液,右肺下葉肺不張。2.急性左心衰,3.冠心病,心功IV,4.高血壓3級 極高壓期;5.冠狀A硬化 有冠狀中斷閉塞,左下降支近段中度狹窄,右冠狀脈近段輕度狹窄;6.心臟增大,左室心膜下陳舊性心梗;7.心包少量積液。經多家醫院治療,較差,于2015年2月13日轉入我院求助中醫治療,當時患者神疲,喘促,氣急,急性病,苔白,舌淡,脈細數,中醫診斷:胸痹重癥,病機:痰濕瘀濁竊踞胸中陽位,宜開冰解凍,回陽救逆,擬破格救心湯加五苓散化裁。 一診處方:制附片250g(先煎),干姜70g,炙甘草90g,萸皮120g,三石各30g, 檀香10g, 降香10g,沉香10g,丹參30g,刺蒺藜15g,補骨脂15g, 麻黃5g, 桂枝45g, 細辛45g,白術30g,茯苓45g,豬苓30g,澤瀉30g,紅參30g,三劑 注:危急重癥,出現問題,家屬自行負責。 家屬簽字:李某某 時間: 2015.2. 13 方解:患者屬胸陽不振,濁陽瘀阻胸,大劑附片能將扶起來的陽氣固住不脫,三香行氣,丹參活血化瘀;刺蒺藜,補骨脂補腎治喘、麻黃,桂枝開表閉,紅參扶正益氣,五苓散利濕化水而治心胸積液。 二診:2015.3.9患者胸悶,氣喘,大為好轉,吃飯香,面色與常人無異,苔白, 舌淡,脈細數,處方與病機合拍,續以培元固本散以資鞏固。 二杠100g,大三七100g,紫河車100g,紅參100g,琥珀100g,穿山甲30g,葛根100g,全蟲50g,蜈蚣50g,沉香30g,川貝50g,靈芝100g,水蛭50g,土鱉50g,為丸 培元固本散補中有通,活血化瘀,流通氣血,有推陳致新之功,可修復心肌的病理損傷,葛根能明顯縮小心肌梗塞范圍,降低血管阻力;川貝,沉香化痰濕,補腎納氣;全蟲,蜈蚣,水蛭,士鱉活血化瘀,消栓融栓,治療冠心病中的狹窄,梗阻;靈芝能排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質,促進冠狀動脈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免疫力。 以上經典醫案證明,中醫能夠治療大病,難病,更能夠針對患者病因,化繁為簡,精準用藥,療效快,費用大大低于西醫。當然,量大,藥簡,力專,效方能阻斷危重疾病的轉變,挽救危亡于一天之間。醫技的精湛,須反復研讀經典,通過臨床大家傳承與點化,學以致用,反復實踐領悟,方能得到中醫學術流派的精髓,更好造福當地患者。愿天下無疾!在此祝廣大心腦血管患者早日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