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中醫風濕病醫院開展“院長+主委”層層把關會診解決病因復雜疑難風濕病 |
近日,在濟南中醫風濕病醫院由濟南醫學會風濕免疫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痛風、風濕標本兼治?抗復發”學術研討暨公益會診幫扶正在火熱預約進行中,這里也吸引了許多久治不愈、病因復雜、預后效果不理想的疑難風濕病患者前來問診。6月16日,濟南醫學會風濕免疫專業委員會主委李發新教授聯合濟南中醫風濕病醫院吳玉珍院長、李春副院長等專家組展開“院長+主委”名醫名家聯合會診并制定個體化診療方案。幫助更多疑難風濕疾病患者享受權威專家診療的機會,對風濕免疫疾病疑難癥患者、久治不愈患者提供系統化、規范化診療服務。 案例一 ![]() 患者信息:鄒女士(化名),63歲,腰脊部僵硬、疼痛,功能受限,HLA-B27檢測陰性、類風濕因子弱陽性、肺部CT有陰影,發燒、干咳 。早在1990年曾有過肺結核診斷病史。 申請會診的目的:患者類風濕因子弱陽性是否確診“類風濕關節炎”?HLA-B27檢測陰性是否排除“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肺部病變與風濕疾病的關系等病因病程復雜、診斷不明確,申請會診確診。 ![]() 涉及學科:影像學、微創學、疼痛學、藥理學、免疫學 診斷:重疊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合并干燥綜合征) ![]() 會診總結:鄒女士(化名)病因病程復雜,1990年因出現肺部不適、同時伴有關節疼痛就診于省某胸科醫院,為其診斷“肺結核”,并進行“肺結核”相關藥物治療。經李發新教授與李春副院長結合其病情癥狀以及檢查結果,診斷為重疊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合并干燥綜合征)。因風濕病也可導致肺間質的改變、發燒、干咳等癥狀,無法確定當初是否真的結核?同時抗結核、抗甲狀腺類藥物易導致風濕疾病的發生及進行性加重的情況。且患者就醫時出現的關節痛疼不排除當時是風濕疾病誘發的肺部疾病。同時,依據影像學觀察患者手上關節、肘關節等沒有骨破壞。膝關節有增生,但是沒有破壞,關節結構完整,由此診斷排除類風濕關節炎可能。鄒女士(化名)器官中沉積了很多抗體,b細胞紊亂引起干燥綜合征。類風濕因子突出(陽性),血沉快(患者出現血沉快現象說明病情不穩定,對身體的傷害還是存在),有皮疹,血小板減少,血蛋白24,唾液分泌減少出現猖獗齒(年輕時線狀脫落),干燥綜合征會出現關節表現,但不會出現關節破壞,由此診斷為干燥綜合征。后通過腰背部CT影像觀察出現竹節樣改變,椎體之間關節出現硬化、骨化形成骨橋,出現此癥狀即使b27 是陰性也能確診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是身體固有免疫系統出現炎癥。因此,診斷重疊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合并干燥綜合征)。 治療建議:建議患者自身抗體檢查。一年至少拍2次胸片,觀察肺部是否病變,密切觀察結核問題。并通過風濕疾病規范化的“三階梯”治療體系,針對強直性脊柱炎緩解患者癥狀、改善關節功能、能夠防止病變部位畸形。針對干燥綜合征,在日常用藥的基礎上加上艾拉莫德、羥氯喹的治療。 案例二 ![]() 患者信息:賈女士(化名),72歲,自述在地方醫院診斷“痛風”,且按痛風治療3年,病情無緩解,近日出現脊背部痛疼、腳部腫痛、兩腳趾暗紅“臘腸指”癥狀明顯。 申請會診的目的:患者自述曾有3年“痛風”診療史,且腳部出現紅腫疼痛現象,但經醫院相關檢查指標與臨床表現不符合痛風標準,故申請專家會診 涉及學科:影像學、微創學、疼痛學、藥理學、免疫學 診斷: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排除“痛風”可能。 ![]() 會診總結: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病人b27一般是陽性,容易出現腰背疼、眼睛紅、腹瀉、皮疹、臘腸指。患者家中無風濕病史,皮膚未出現紅斑,無銀屑病史,曾經發生虹膜炎,出現非對稱性臘腸指,關節周圍有滑膜炎、關節軟組織腫,癥狀屬于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范圍。 治療:結合患者骶髂關節CT,通過風濕疾病規范化的“三階梯”治療體系,為患者進行消炎消腫,緩解炎癥,減緩疾病進展。患者出現血沉快,首先要把血沉降下來。對腳部再進一步加強免疫調節,針對相關免疫反應進行治療,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并囑咐患者平時要按時規范用藥,遵循醫囑,定期到醫院復查,做好預后防范工作。 ![]() 由濟南醫學會風濕免疫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痛風、風濕標本兼治?抗復發”學術研討暨公益會診幫扶仍在火熱進行中,濟南中醫風濕病醫院微信公眾號(jnfsbyy)仍會以幫助患者康復為首要目標,探究疑難風濕免疫病診療新模式。通過專家聯合會診的方式,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多的名醫福利。在這里也呼吁更多風濕疾病患者到專業風濕病醫院進行專業檢查、確診,以避免誤診、漏診對機體造成更大傷害和不可逆的損失,走過多的彎路。返回百年醫藥網首頁 |